首页 >> 碎米荠

山西朔州传承右玉精神绿化塞北再创新功绩欧石南属

时间:2022/07/06 12:44:47 编辑:

山西:朔州传承右玉精神 绿化塞北再创新功绩

1月21日消息:这里,曾经被明代诗人王越描述为“雁门关外野人家”;这里,曾经是人们眼中的“不毛之地”。

如今的这里,天变蓝,水变清,山上山下,层林尽染,绿意盎然,尽显迷人风采。

这里,就是山西省朔州市。虽然寒冬,但在朔城区的利民镇,走进这里,空气寒冽中依稀透露着清新,在这里,森林覆盖率达到80%,山在绿中美了,城在绿中秀了,人在绿中醉了,真正诠释出“右玉精神”在朔州的含义。可以说,朔州人民种出了绿色,植出了绿色,创造出了绿色,更铸就了创造绿色的“右玉精神”。

传承右玉精神——绿化塞北再创新功绩

朔州市,地处山西省北部,居内外长城之间,毛乌素沙漠前沿,全市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沟壑纵横、缺林少绿的干石山区,三分之一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丘陵区,另有三分之一是平川区,近40%属盐碱地。朔州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,也是京津风沙源重点治理区域之一。“一年一场风,从春刮到冬、立夏不起尘,起尘活埋人”,就是朔州过去的真实写照。

为了改变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,60年前,在朔风漫卷的黄沙中,右玉县人民率先从荒凉中站起来,六十年人民群众的绿色激情,历任县委书记的绿色接力,硬是将林木绿化率由不到3%提高到现在的53%,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生态奇迹,也铸就出“执政为民、尊重科学、百折不挠、艰苦奋斗”为核心的“右玉精神”。

朔州市把弘扬传承“右玉精神”作为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强大动力,在雁门关外树起了一座又一座绿色丰碑。特别是进入“十二五”以来,山西被列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,朔州市委、市政府审时度势,进一步确立了生态优先、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,把生态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质量提升“两大任务”的战略支点,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推进“两大任务”的各方面和全过程,加快推进植树造林、治水兴水、环境保护,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推进生态建设的信心和决心。

生态立市——打造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

朔州市在推进造林绿化中,各级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,领导干部带着感情抓造林,带着使命抓生态,王安庞书记、李海渊代市长明确表示,生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,生态就是生命,环境就是资本。因此,朔州各县区主要领导把植树造林,生态建设摆上议程,亲自部署、亲自安排、亲自到一线督查指导。为了破解绿化资金“瓶颈”问题,朔州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掏腰包,旨在要求各个县区的干部职工,每人每年自费购置树苗,义务植树。其中,全市机关干部职工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不少于3棵。同时,将机关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列入纪律作风考核内容,并实行挂牌制,公示责任人。

近年来,朔州每年以33万亩、提高2个森林覆盖百分点的速度推进造林绿化。右玉县在林草绿化率已达53%的基础上,提出了“生态建设产业化,产业发展生态化”的理念,全方位提升打造生态强县。平鲁区针对煤炭大县的实际,提出了建立生态大区的转型发展之路,确立了“十二五”期间“70%的土地绿化,70%的农民进城”的战略,每年投资3亿元,造林10万亩,建设百万亩樟子松基地,短短几年时间,平鲁区已成为全市造林绿化的后起之秀。朔城区、山阴县、怀仁县、应县都铺开了万亩以上的生态经济精品,目前全市呈现出你追我赶,不分季节常年栽树的浓厚氛围。

生态建设——雁门关外掀起绿化高潮

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,走出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、科学发展的路子,正成为朔州这座年轻城市成长的科学路径。近年来,朔州市“以创建林业生态市、生态县、生态乡”为抓手,着力推进山上治本、身边增绿和生态富民工程建设,科学规划了全市生态建设“两区、两带、二十园区”的布局,而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摸索出了“六化一结合”造林绿化新模式:

荒山造林规模化。荒山造林集中连片,大苗、大坑、大水、大规模是朔州市造林绿化的一大特色。每年各县区最少实施一个万亩造林绿化工程,其它大片造林工程规模不少于3000亩,全市已初步形成了连接东部四县区“四化一体东部新区”的洪涛山百万亩防风固沙林和西北部两县区的百万亩樟子松基地。2013年,朔州市又完成规模造林23万亩,全市规模造林连片治理面积已达230万亩。如平鲁区环城生态建设已完成10万亩、卧龙山樟子松建设项目已完成30万亩;右玉县环城五座山造林连接贯通,规模达到50万亩;朔城区西山综合治理工程达到40万亩;山阴和怀仁两县在洪涛山系百万亩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中,并肩作战、相互贯通,共完成治理面积60万亩,形成了十个乡镇连成片,100公里不断线。

通道绿化化。朔州市各级按照“补植大树,增加厚重”的思路,坚持“通道绿化不断档、一路绿色一路景”,高标准、高质量,大力实施通道绿化提升改造工程。2012年以来,市县两级投资3亿多元对3条高速公路、4条国省道、200多条市县乡村路全部进行了提升改造,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“主脉”,以国省道为“连接”,以市县乡村路为“辐射”,纵贯南北、横跨东西、四通八达的绿色通道网,基本实现了一路一景、四季有色、常年有绿的通道景观。

景区建设精品化。朔州市按照“路在绿中、亭在林中、林在景中、人在画中”的景区绿化方向,依托历史文化、生态文化、佛教文化等资源优势,规划、新建和完善了西山森林公园农业文化展示区、朔城区金沙植物园、平鲁区西山森林公园等20个森林生态景观园区,景观区绿化面积达26万亩,推动了全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。

造林与引水相结合。针对气候干旱、降雨稀少的特点,朔州市委、市政府在大力实施生态建设过程中,突出“林水并举”的思路,依水造林,引水造林,以林涵水,林水相依,大力度实施引黄灌溉、拦坝蓄水、湿地保护等水系建设工程。据悉,自2012年开始,朔州开工建设水源水系工程23处,形成水域面积17.4平方公里。全市水系工程与造林工程融为一体,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,打造了森林新景观。

上海哪家医院治疗牛皮癣好

上海实质子宫医院

广州梅毒性白斑医院

西宁内分泌科医院

广州职业性白斑医院

相关资讯